來看看吳庚老師對此次文林苑都更案與都更辦法的見解,
老師我好想您啊! (趁亂告白)
----------
此文章原發表於吳庚老師臉書頁面,
中時在節錄文章時刪去不少,吳庚老師的原文如下:

「文林苑」都更案爆發衝突成為近日全國注目的事件,其實台北市類似事件已爆發多起,其中最為人熟知並經監察院糾正的就是位總統府後方之「一品苑」。至於尚未爆發但已爭訟多時者,亦有不少。
 
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立法者與執法人員對「公益」或「公共利益」的認知錯誤。認為團體優於個體,公益較私益有更高的價值,乃我國傳統文化的特徵,也反映在現行法規或執法人員的思維之中。
都市更新條例所採的所有權人或樓版總面積的多數決以及強制排除的措施,都是基於絕大數人的利益等同公益,少數個人則屬私益。殊不知當前通行的法學上見解,公益不是整個社群或其中大部份成員利益的總合,而是「各個成員事實上利益,經由複雜的交互影響過程,所形成理想的整合狀態」。在多元社會須持續的透過公開討論形成共識,而不是由公權力主體片面決定,都市更新建設美好的景觀當然是增進公益,但在過程中社會秩序保障個人利益,也是維護公益的一環。
第二項原因是過分重視文書作業,而與現實狀況不符,申請都更的建商須提數十種文書、報告、繪圖等,表面看來似無瑕疵,但到現場看,並非如此,試舉目前沸沸揚揚,令市府焦頭爛額的「師大商圈」都更計畫,已知某大建設公司取得建照的更新案,在師大校門對面,將建成兩棟房屋包含地上三十八層,地下七層之巨型建物,與隔鄰樓房相距僅三、四公尺,一但動工,鄰房傾斜龜裂可能隨時發生。建成之後平常堵車嚴重,又增加地下數百停車位,造成交通打結,勢不可免。尤其出現一棟樓房狹窄,高聳入雲的龐然大物,不僅非常突兀,景觀上不調和,附近居民的房屋安全,日照受損可想而知。浦城街上類似事件亦然,住戶與商家以合法手段表達異論、陳情、訴願、訴訟據理力爭,希望市政府出面協調,迄今無解,甚至傳出以反夜市商家之名私下與建商接觸都更之所謂「希望回復社區文教氣息」的居民,與真心希望商家與社區共存共榮的居民屢有衝突。
許多爭議與居民陳情目的不是反對都更,而是希望市政府出面協調,如果有決策權的官員到現場勘查一番並加以明確回應,即可發現住戶的陳情有理,避免日後類似王家事故再一次發生而措手不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肚臍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